檔案是指人們在各項社會活動中直接形成的各種形式的具有保存價值的原始記錄。對于企業來說,從創立初期開始,大到股權變更、融資上市,小到每份合同、每個標書都是重要的具有保存價值的原始記錄。隨著社會數據化的不斷加深,對于企業來說信息化的檔案已然成為了企業的重要數據資產,而且是不可彌補的重要數據資產。
那么,檔案對于企業來說有什么用呢?
1 上市必要條件
2020年4月27日,創業板注冊制改革方案向社會公布,此次改革主線: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股票發行注冊制,提高透明度和真實性。“以信息披露為核心”,意味著企業需要真實、準確、完整地記錄企業全維度歷史資料和信息,并能夠對于來自監管和投資者的交流、質疑實現快速、精準、同口徑的響應。
點擊查看源網頁
具體來說,對于企業檔案管理的合規性、全面性、時效性、系統性、科學性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企業缺失某一階段的檔案,那么企業的檔案就缺少完整性,也沒有達到全維度歷史資料的要求,直接后果就是監管機構讓公司補齊資料,時間大大拉長,更嚴重的后果就是影響上市。
2 融資盡調
對于中小企業來說,融資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著企業是否可以活下去,在融資盡調階段,經常性的會面臨多家投資機構在同一時間段過來要資料,而且每家機構要的檔案資料也是不同的,面對大體量的資料庫,快速、完整、正確地把檔案資料交給投資機構直接影響融資進程以及融資是否成功。有些公司因為缺少某些關鍵文件,會直接導致融資失敗。
3 輔助決策
作為企業管理者,回顧企業發展不同階段的業務狀況來輔助決策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幫助管理者理清企業過去發展路徑以及制定未來發展方向,那么不同階段檔案完整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
4 業務背書
檔案是企業業務發生的重要背書,比如公司與某知名企業達成了合作,這對于公司在接下來業務拓展很有幫助,但是多年后發現遺失了與該知名企業的合同,無法向其他客戶證明曾經與該知名企業的合作。這樣不僅會使業務方取消與公司的合作,甚至可能質疑公司的專業性以及誠信。
今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中明確要求加強檔案信息化建設,對于企業來說,檔案信息化建設刻不容緩。
來源:知乎&歸檔云、數字檔案管理